张杰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
" 一个干部一段堤,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排桩 "。面对汛情,五常市小山子镇党群同心,各级部门、各方力量迅速前来支援,全面开展村民转移安置、道路抢修、物资转运等各项工作,连日来,不分昼夜奋战在抢险救灾最前线,让鲜红的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冲锋在前,筑牢防汛一线 " 红色堤坝 "。当五常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Ⅲ级响应后,小山子镇党委提前谋划人员撤离,保障百姓生命安全。8 月 3 日 19 时," 眼看着大水 1 小时涨半尺,必须用最快的时间,保障农户全部撤离,一个不能少。" 小山子镇双山村仅用 1 个小时,完成在屯的 18 户 46 位村民全部安全离开。8 月 4 日早晨,小山子镇 35 个屯的 1570 户 4221 名村民全部安全撤离。这期间,五常市各级领导干部坚守一线调度指挥,村屯干部与村民互相支持,守望相助。
逆风而行,抢险救援赓续 " 红色精神 "。小山子镇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救援队伍 27 支,共 453 人,动用排涝机具 43 台。党员干部全员在岗在位,第一时间奔赴险情现场。基干民兵、蓝天救援队、派出所、交警队、红十字志愿者们挺身而出、冒雨前行,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大家众志成城、争分夺秒,前往河边、桥边、农户家中实施救援。镇村两级干部 24 小时不间断对镇内防汛重点部位严格检查,对道路排水口等防汛点位重点巡查,实时在工作群内进行反馈,掌握水情并第一时间上报。各方合力,携手共筑安全防线。
勠力同心,积极作为传承 " 红色基因 "。受灾居民集中安置在镇内中小学校和双利村。安置点工作人员由政府干部、民兵、教师等人员组成,全心全意为受灾群众服务。安置点在人员入住前已完成消杀工作,安置点内设医务室、食堂,安排了医护人员、食堂工作人员与保洁员。免费提供常用药品和食品 " 能量包 "、饮用水等物资,群众基本需求得到保障。由于交通受阻,菜地损毁严重,各安置点开展自救,国庆村、胜远村等村给安置点送来茄子、土豆、黄瓜等蔬菜 500 余斤,爱心企业福都米业捐赠物资,解决了安置点的三餐问题。同时,各村党员干部集中力量,利用铲车、钩机等清理桥面堵塞物,铲走道路淤泥,搬开路上落石,积极恢复交通。
小山子镇党委、政府牢记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的宗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持续加强河道堤防、险工险段等抢险救灾力度,做到 " 水不退,人不撤 "。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救灾保卫战!
值班主编 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