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古装悬疑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日前收官。剧中,张若昀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以往的荧屏形象 " 算呆子 "。张若昀表示,演绎这个角色并不容易," 他应该是有人性,但是异于常人。"
" 从基层的视角,去看一个王朝末年发生的种种事情 "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 改编自马伯庸的历史类纪实文学《显微镜下的大明》,原著有六案。该剧讲述的 " 丝绢案 " 便是其中之一:一个痴迷数学的学霸帅家默,偶然发现仁华县被单独多收了两百多年的税款,他在试图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频频遇阻,并引发了各方利益集团的博弈。在张若昀看来,马伯庸以往已经影视化的作品都是小说,而《显微镜下的大明》作为历史类纪实文学,改编成戏剧非常有难度,因此一开始他有点担心。不过看了剧本之后,他便被作品里最基层的政治和百姓生态吸引住了," 它从基层的视角,一个小舞台,去看一个王朝末年发生的种种事情。"
塑造帅家默这个角色并不容易," 我觉得直接从’算呆子’这里是没法入手的,要不然这个人物会浮在一个刻板印象的层面上。我不想把从事算学或者数学的这样的一个人物刻板化、印象化。" 在张若昀的理解里,演绎一个人的时候,不能从他的职业入手,而是要从他的家庭、经历入手。帅家默这个人物让张若昀想起了自己的爷爷," 因为我爷爷是搞测绘的,有的时候他也不太近人情。"
在定妆的时候,张若昀还主动提出在帅家默眼下加了一道疤。" 之前导演跟我提过,帅家默的前史,剧本最后也会揭秘,他小时候有过一场怎样的灾祸。那我就想把这些线索,尽量通过外化的方式埋进去。但是也不能太多,太多就显得很刻意。"
" 他不是一个机器人,但是异于常人 "
张若昀表示,饰演帅家默最难的一点,就是把他的逻辑打通。" 拍的时候,我们就是把这个人物往’谜语人’的方向走,这个人不能太早揭秘,也就是说,这个人要’藏’。" 在张若昀看来,剧中没有任何人懂帅家默," 其实我觉得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另一个人,没有一个人能把另一个人看透。"
剧中,帅家默的耿直发言经常让对方哑口无言。张若昀说,帅家默不是为了增加喜剧色彩而这样说话,此人对一切修辞方法不通,而且他对别人没有主观施压的一种态度," 他就是以他特别直的思维方式,给了别人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在此刻造成了喜剧效果。同时他在某个时刻对环境有一个特别诡异的反应,对其他人造成了惊吓效果。" 此外,不少观众十分好奇,帅家默为啥爱吃鸡头?对此,张若昀表示,这个鸡头其实是一个暗示," 暗示周围所有人对他的的态度,他是想借’鸡头’告诉观众,所有人都觉得他呆,而他本人对于呆也是有一个刻板印象,’啊,那我呆我就多吃鸡头,我就不呆了。’ "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提供了各种人的立场,各种不同的博弈,张若昀认为,这是马伯庸写得最好的一点是," 为什么别人都推不动’丝绢案’这个事情?因为但凡一个人有自己的人情或者有所求,就会在这里面被困住。" 而帅家默之所以能让百年谜案 " 丝绢案 " 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是因为他并不是一个社会人。不过,张若昀也并没把帅家默往 " 彻底冰冷 " 的方向去演," 这人不能是一个机器人,他还是个人,但是这个人的情感,部分被遮蔽了。所以他应该是有人性,但是异于常人。其实,他时不时会有一些对于人情世故的理解突然冒出来。"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