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长江 72.6 公里生产岸线转为生活、生态岸线,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再现水清岸绿、长江江豚游弋的喜人景象 …… 在江苏,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有越来越多触手可及的幸福。
△长江南京段
如今,江苏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加大 " 双碳 " 支持力度、共抓长江大保护,正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力推进长江江苏段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 " 强富美高 " 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
2012 年到 2022 年,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 7 个万亿元台阶,从 5.4 万亿元提升到 12.29 万亿元。绿色赋能,江苏颜值与经济齐飞跃。江苏省政府 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江苏底色更加鲜明、更加可观可感。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 年均浓度下降 33.3%,优良天数比率、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分别提升 5.2 个、30.4 个百分点,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太湖治理连续 15 年实现 " 两个确保 ",受污染耕地和地块安全利用率实现 " 双 90%" 目标。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分别增至 31 个、12 个和 9 个,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达 24.06% 和 64.3%,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江苏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产品。
" 高颜值 " 生态环境答卷背后,是江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推进美丽江苏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永续发展,逐步呈现美丽江苏图景。
构建美丽江苏建设政策体系。成立美丽江苏建设领导小组,省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省长任组长,统筹协调全省美丽江苏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美丽江苏建设领导工作。省委、省政府印发《美丽江苏建设总体规划》,提出美丽江苏建设的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
深入实施生态美境建设工程、美丽宜居建设工程、畅达交通建设工程、水韵江苏人文工程、文明新风倡导工程,以及绿色发展提升工程等六大重点工程。比如,实施 " 山水林田湖草 " 一体化生态修复,大力提升空气质量," 江海河湖 " 统筹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住有优居的住房条件,打造美丽宜居标杆城市。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建设广覆盖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培育苏韵文艺精品,擦亮大运河文化品牌等等。
新实践新图景!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省域范例
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江苏坚定不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了压倒性位置,把 13 个设区市一体纳入,明确共抓长江大保护责任,制定出台江苏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以及多个专项规划和政策文件。
△长江扬州段
如今,长江 72.6 公里生产岸线转为生活、生态岸线。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始终保持Ⅱ类,长江生态环境实现 " 沧桑巨变 ",再现水清岸绿、长江江豚游弋的喜人景象。
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江苏建立 " 双碳 " 工作领导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和推进机构,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探索建立碳排放统计、监测、评估、监管体系。
可以说,江苏是长江经济带中水网密度最大、发展基础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不仅是长江下游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地区,而且辐射和带动中上游经济社会发展。
面向新实践新图景,江苏将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更高标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严格落实长江 " 十年禁渔 " 任务,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省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