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无人机助力!龙潭长江大桥先导索8分钟顺....

无人机助力!龙潭长江大桥先导索8分钟顺利过江

2023-03-01 16:56:00 浏览: 70 作者: 旅行的小精灵
摘要:现代快报讯"起飞!"3月1日上午9点多,在龙潭长江大桥236米高空的南塔,一架六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牵引着一根长2300米、直径2.5毫米的先导索飞渡长江。经过约8分钟,无人机顺利抵达北塔塔顶并锚固,双塔成功实现跨江"牵手",标志着大桥上部结构猫道施工的序幕正式拉开,为后续主缆及钢箱梁架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这是江苏

现代快报讯" 起飞!"3 月 1 日上午 9 点多,在龙潭长江大桥 236 米高空的南塔,一架六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牵引着一根长 2300 米、直径 2.5 毫米的先导索飞渡长江。经过约 8 分钟,无人机顺利抵达北塔塔顶并锚固,双塔成功实现跨江 " 牵手 ",标志着大桥上部结构猫道施工的序幕正式拉开,为后续主缆及钢箱梁架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这是江苏跨江大桥建设史上首次采用无人机牵引技术架设先导索。

无人机助力!龙潭长江大桥先导索8分钟顺利过江

先导索过江是悬索桥施工的关键控制性节点,是上部结构施工 " 万里长征 " 的第一步。先导索过江有多种方式。就在几个月前,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就有过先导索过江施工,当时采用的是拖轮拖拽的方式。

这次为什么采用无人机飞越?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龙潭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指挥长胡尧介绍,龙潭长江大桥所处位置水域开阔、航运繁忙,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如果采用传统的船舶拽拉先导索过江的方式,需要对航运水道封航 4 至 5 个小时,这将对繁忙的航运造成影响。相比之下,无人机方案更加安全高效、落点精准且对航运影响较小。

无人机助力!龙潭长江大桥先导索8分钟顺利过江

△省交建局供图

" 使用无人机牵引先导索过江,需要先导索又轻又细,这样无人机才能拖得动。" 中交二公局龙潭项目部副经理蒋能世介绍,此次无人机牵引先导索过江,使用的是直径 2.5 毫米的迪尼玛绳。先导索飞至北塔塔顶并锚固后,将用 " 小绳拉大绳 " 方式,通过来回 3 次置换牵引索,由细到粗依次转换直径 4 毫米、8 毫米迪尼玛绳过渡索,最后完成直径 16 毫米钢丝绳过渡索的架设。

据介绍,9 时 43 分,无人机牵着先导索从南塔缓缓升空,大约 6 分钟后就到达了北塔,8 分钟左右顺利完成锚固。而在此时的江面上,南京海事部门 13 艘海巡艇、100 余名执法人员在南京龙潭海事处龙潭海巡执法大队大队长王志成的指挥下早已经做好准备,合理安全有序疏导船流,全力保障通航、施工 " 双安全 "。

无人机助力!龙潭长江大桥先导索8分钟顺利过江

据悉,此次无人机牵引过江,大桥建设指挥部还制定了周密的方案,配备了伴飞无人机,同步对整个 " 飞渡 " 过程进行伴飞监控。同时制定了备用无人机及应急托轮牵引过江应急预案,确保了先导索过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龙潭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南京段与镇扬段分界处,是宁镇扬一体化的重要交通设施。项目建设对策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提升南京首位度,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优化过江通道布局,完善高速公路网络等具有重要意义。

无人机助力!龙潭长江大桥先导索8分钟顺利过江

大桥起自仪征境内江北长江大堤,向南跨越长江,经南京龙潭,止于 338 省道交叉处,长约 5 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100 公里 / 小时。此次先导索顺利过江后,大桥将陆续开展上部结构施工,计划 6 月底完成猫道架设,8 月底完成主缆架设,2024 年 1 月完成钢箱梁安装,确保大桥 2024 年底安全优质建成。

相关阅读无人机 龙潭 南京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