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富商机 >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

2022-07-15 07:44:16 浏览: 75 作者: 财经漫谈
摘要: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蒋冬英兴业研究分析师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事件以美元计价,2022年6月中国出口同比17.9%,前值16.9%,市场预期12.9%,我们的预期值为13.0%;进口同比1.0%,前值4.1%,市场和我们的预期值4.0%。贸易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蒋冬英兴业研究分析师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

事件

以美元计价,2022年6月中国出口同比17.9%,前值16.9%,市场预期12.9%,我们的预期值为13.0%;进口同比1.0%,前值4.1%,市场和我们的预期值4.0%。贸易顺差979.4亿美元,前值787.6亿美元,市场预期768.0亿美元,我们的预期值为733.6亿美元。

点评

疫情爆发以来,我国货物贸易顺差规模不断上行。6月出口高增长而进口增速回落,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录得979.4亿美元,为有数据以来的单月最高值。与此同时,全球传统货物贸易顺差国却陆续出现货物贸易逆差。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

一、贸易差额:世界向左,中国向右

6月我国出口同比较前月回升1个百分点至17.9%而进口同比较前月回落3.1个百分点至1.0%,在这“一升一降”中,单月货物贸易顺差规模录得979.4亿美元,接近千亿美元大关。与此同时,传统货物贸易顺差国的货物贸易顺差收窄升甚至出现逆差,全球贸易“失衡”加剧。具体分传统货物贸易逆差和货物贸易顺差经济体看:

从传统货物贸易逆差经济体看,美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逆差国。疫情爆发以来,美国货物贸易顺差逐年上台阶。在疫情爆发初期,美国采取了超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了进口需求增长,货物贸易逆差规模由2019年的714.4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月平均761.6亿美元;进入到疫情中后期,尽管美国货币政策逐渐收紧,但受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影响,其货物贸易逆差规模由2020年的月平均761.6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1-5月的月平均1110.0亿美元。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

从传统货物贸易顺差经济体看,德国、韩国是老牌外向型经济体代表而越南是新兴外向型经济体代表,三者货物贸易差额以顺差为主。然而,2022年以来,韩国频现货物贸易逆差,德国5月更是录得30年来时首次货物贸易逆差;同时越南货物贸易差额规模在顺差和逆差之间“反复横跳”。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

那么,全球主要外向型经济体都在由顺差转为或逼近逆差时,我国不断扩张的货物贸易顺差规模说明了什么?

二、“新高”背后:全产业链优势与本土生产

正如我们在2021年7月29日发布的报告《事件塑造历史:疫情推高的出口份额会有持久性吗?》所强调:事件塑造历史,事件偶然的背后,其实是我国的全产业链优势,是我国企业家在市场驱动下对各种机会敏锐的把握。在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下,6月出口同比超市场预期较5月进一步上行,我国出口的强韧性再显。这种强韧性的短期和长期因素并存。

从短期因素看,6月初上海市取消区域静态管理,全市物流恢复带动外贸进入正轨。6月上海市进出口同比恢复正增长,环比增长35.6%,显著超出季节性。这表明,前期区域静态管理滞留的订单在6月份仍有释放。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

从长期因素看,1-6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4.2%,增速维持在两位数,韧性有余。这种韧性即来源于我国产业链优势,也体现了我国出口产业升级,对海外风险的抵御能力上行。具体而言,受益于全产业链生产优势,我国出口能满足不同时间段,不同经济体的多样化需求。由此,拉动我国出口增长的产品和经济体也在不断轮换着。

分产品看,在疫情爆发初期,与疫情相关的防疫必需品和宅经济必需品是拉动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进入到疫情中后期,全球其他经济体制造业生产修复,中间品和资本品需求增长,此时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成为拉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以6月数据为例,对我国出口增速拉动较为明显的产品集中在机电产品,共拉动我国出口上行1.6个百分点;而手机、纺织纱线与疫情相关的耐用消费品和防疫必需品则分别拖累出口0.5和0.3个百分点。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

分经济体看,由于我国全产业链生产,能够满足不同经济体的需求。因而,我国出口呈现“东方不亮西方亮”或“西方不亮东方亮”的特征。6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回升3.6个百分点至19.3%,共拉动整体出口增速较前月上行0.6个百分点;同时,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至17.1%,共拖累整体出口增速0.5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此前我们强调受益于RCEP正式生效,我国对东盟出口可期。6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29.0%,较前月回升3.1个百分点,共拉动我国出口回升0.5个百分点。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

根据前文,全产业链生产优势是我国出口维持两位数增长的基础。需要指出是,贸易差额是由出口和进口共同决定的。相比于去年同期20%以上增速,2022年上半年出口增速中枢整体下移。这意味着,相比于出口增速,进口增速下移幅度更大方能使得货物贸易差额创新高。同样是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为何我国进口增速却始终保持个位数增长?一方面,国内需求疲弱,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和消费需求疲软导致与房地产产业链进口和消费进口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伴随我国产业链升级,其出口的国内增加值比重上升,中间品进口需求回落。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

结合6月当月的数据看,6月原油、农产品对整体进口增速拖累明显,分别拖累整体进口增速较前月下行3.3和2.9个百分点。其中,原油进口呈量跌价涨,这或与化工企业停产检修有关。

【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今日推荐】顺差“新高”的背后—评2022年6月进出口数据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本站财经APP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